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  安徽先锋网

【“晒”书记项目,“亮”工作实绩】区教体局党委:“党建+思政育人”

2022-04-22 17:48:38 来源:

一、拟解决的突出问题

解决当前区域思政架构不完善、思政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思政课程不丰富等问题。

二、实施步骤

4月底前,研究制定《迎江区关于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为全区思政课建设做好顶层设计,明确组织架构;

5月底前,成立以党员为主的局、校两级“思政工作室”。

6月底前,开展不少于2次的专题调研,压实各校思政工作责任;

9月前,全面加强中小学思政教师队伍建设,举办专题培训,加强业务指导,确保各校组建专兼结合的思政教师队伍;

11月前,加强思政活动统筹管理,确保各校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年度不少于8次,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覆盖教育面达到100%。

12月前,结合党建督查,开展“1+N思政品牌”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报告,举办思政课比赛,加大成果宣传。

12月底前,修改学校年度办学“2+X”评估办法,将思政教育纳入其中,并作为学校党支部党建述职的必要事项。

三、项目开展情况

项目化建章立制,形成全员思政格局。自4月份起,正式建立区教体局统筹指导、党办和教研室全面部署、学校创新实施”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区教体局党委每年对思政工作进行专题研究不少于2次,提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纳入干部教师培训必修课程,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重要内容;同时将思政课建设纳入全区教体工作年度要点,明确由区教体局党办和区教研室联合牵头,通过中小学两名思政教研员业务引领,推动区属各中小学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积极落实思政课建设各项任务,开展有特色的思政主题教育活动。

项目化分层探索,构建思政课程体系。起草《迎江区关于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主导,充分挖掘语文、历史等其他课程的思政教育元素,并配套包含地方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地方教材,积极构建思政育人大格局;同时积极挖掘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积极开展思政主题活动,形成多元化的思政课程体系。

项目化聚优人才,打造多元思政师资。出台《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全区教科研工作实施意见》,引导思政教研员带动思政课专职教师和思政课兼职教师,着力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此外积极开展“五支队伍进校园”活动,积极聘请本地区党政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时代楷模以及各行业先进模范等定期到中小学讲课或作报告,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形式,增强思政教育的效果。

上一篇:迎江区人民检察院:让党建工作时刻“在线”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