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洲乡:培植乡村振兴沃土 增添人才工作动力
近年来,新洲乡在提升人居环境、发展特色产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以“书记项目”为引领,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让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实现人才与地区发展的“双向奔赴”,奋力开创新洲宝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培养致富“领头雁”。坚持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发展理念,组织村书记及致富带头人前往浙江、上海、江苏等地参观考察学习10余次,拓宽发展视野、提升能力素质、提高致富本领。充分发挥“头雁”引领带动作用,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构建灵活、开放、动态的“头雁+农户”帮扶模式,实现培育一批能人、繁荣一片经济、致富一方百姓,让致富带头人成为引领群众创业发展、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骨干力量。
培育时代“新农人”。精准制定多样化培育计划,开设“田间课堂”,邀请种植养殖业专家、农业产业大户实地指导交流,累计组织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10余期,培育“新农人”50余人。康宁村打造“特色蔬菜种植、火龙果采摘”党建品牌,永存村套种玉米、蔬菜大棚轮作等技术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多家媒体报道。南木村的葡萄、脆柿、无花果采摘园吸引了大批游客,天然村的“千两二号”茄子种植,订单远销海外,青龙村的西瓜和草莓供不应求,实现“村村有产业、村村有品牌”,形成“一村一业、一村一品”,让“新农人”大有可为。
培植发展“后备军”。坚持“小乡应有大作为、小乡也有大项目、小乡要有大格局”发展定位,做到招商与招才并举、引资与引智并重,力争引进一个项目、带来一个团队、拉动一个产业。新洲乡中化二期项目、生态岸线修复项目等一批批项目“开花结果”,有力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勇探“经济发展”新模式。将种植能手、企事业单位人员、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基干民兵等各类人才融入乡村振兴,为乡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资本、技术支持,发展了烘干中心、南木岸线一期、水产研究院淡水鱼研究中心、省级湿地公园等10余个特色项目,为各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带项目的良性循环,打造人才聚集“新高地”。(撰稿人:胡珂;审稿人:何惟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