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培强”工程,帮助社会组织社区安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迎江区委不断强化社区治理工作力量,依托网格化管理服务机制,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多样多元,培育社区社会组织成为基层党建网格中的生力军,对标提升服务群众精准度。截至2022年8月,全区今年新登记类社区社会组织已达73家,备案类社区社会组织108家。
建机制,引领社会组织行稳致远
加强党组织对社区社会组织各项工作的领导,构建民政、乡街、社区三方协调联动机制,大力开展社会组织党建摸排、组织建设、引领服务“三同步”工作,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完善社会组织评估体系,组织协调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共驻共建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帮扶、主题党日进社区、党课微宣讲等活动,加大对社区社会组织优秀典型、先进事迹的表扬、奖励和宣传,营造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良好氛围。
立项目,优化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环境
乡街、社区党组织年初调研,通过网格化走访,整理网格群众重点需求清单,谋划社区社会组织孵化提升事项,纳入省、市“三社联动”、区级民政工作示范项目、街道社工站试点等社区治理服务项目,政府采购专业社工机构服务社区社会组织培育。累计通过微公益创投大赛立项52个服务项目,涉及养老服务、儿童服务、志愿服务、纠纷调解、社区治理等事项。根据项目组织发动,不断吸收网格党员、居民成为社区志愿者和社区治理骨干,鼓励和引导社区党员、居民骨干发起成立社区社会组织。
建基地,支持社区社会组织落地生根
依托乡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闲置活动场所,新建社区组织孵化基地12个,基地活动场地和服务设施全部达标, 免费开放使用。委托专业社工服务机构统一运营,让社区社会组织与服务群体零距离。截至目前已成立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8个,获评省级社区社会组织培育观察点2个。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福利彩票公益金的引导作用,鼓励企业、基金会、公民个人和其他组织向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捐赠和资助,打通培育平台和市场间的资本流通渠道,破解培育平台筹资难问题。
培人才,推动社区社会组织专业训练
分类实施登记和备案管理,强化社区社会组织的“身份认同”,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社区治理学院,实施“种子计划”,对社区社会组织骨干、志愿者骨干提供项目设计实操、专题辅导讲座、交流参观、专业知识网络学习等多方面培训。促进吸纳的骨干力量独立高效开展活动,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从业者专业属性。